您好!欢迎登录湖南药事服务网  登录注册
自助用药查询

对乙酰氨基酚
黑框警告 超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导致严重肝功能衰竭。
英文名称 Acetaminophen
其他名称 扑热息痛、醋氨酚、百服宁、必理通、泰诺、Paracetamol、Acetaminophen
基本药物 基药(片剂:0.5g/颗粒剂:0.1g/口服溶液剂:100ml:2.4g/干混悬剂、混悬液)
医保类别 医保(甲、乙)
医保备注 2023版,口服常释剂型和颗粒剂为甲类,缓释控释剂型、口服液体剂和栓剂为乙类
处方或非处方药 口服溶液剂,干混悬剂,混悬剂,胶囊剂,颗粒剂,泡腾颗粒,泡腾片,栓剂,凝胶剂,口崩片为乙类非处方药
妊娠期用药方式 口服给药
妊娠期用药安全分级 B
性状 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中溶解,在水中略溶。
贮存条件 密封,置阴凉处。
适应证 本品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适用于:
1.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肌痛、神经痛、偏头痛、牙痛、痛经及癌症或术后疼痛等;
2、退热,如感冒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高热;
3.治疗轻、中度骨性关节炎;
4.本品可用于对阿司匹林过敏、不耐受或不适于应用阿司匹林的病例,如水痘、血友病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包括应用康宁治疗的病例),以及轻型消化性溃疡及胃炎等;
5.本品仅可作对症治疗,故应用本品时须同时治疗疼痛和发热的病因。
药理作用   ⑴药效学:本品属于乙酰苯胺类镇痛药,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而产生镇痛。解热作用则可能是通过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周围血管扩张、出汗与散热而起作用。本品能症状性缓解疼痛和退热,与非甾体抗炎药相比起抗炎作用弱。
  ⑵药动学:口服后自胃肠道吸收而完全(在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后服药可能降低吸收),吸收后在体液中分布均匀,约有25%与血浆蛋白结合。小量时(血药浓度<60μg/ml)与蛋白结合不明显,大量或中毒量则结合率较高,可达43%。本品90%~95%在肝脏代谢,主要与葡糖醛酸、硫酸及半胱氨酸结合。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性作用。t1/2一般为1~4小时(平均为2小时),肾功能不全时不变,但在某些肝病患者可能延长,老年人和新生儿可有所延长,而小儿则有所缩短。口服后0.5~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剂量在650mg以下时血药浓度为5~20μg/ml,作用持续时间为3~4小时。哺乳期妇女服用本品650mg,1~2小时后乳汁中药物浓度为10~15μg/ml;t1/2为1.35~3.5小时。本品主要以与葡糖醛酸结合的形式从肾脏排泄,24小时内约有3%以原形随尿排出。
不良反应 ⑴一般剂量下较少引起不良反应,对胃肠刺激小,不会引起胃肠出血。少数病例可发生粒细胞缺乏症、贫血、过敏性皮炎(皮疹、皮肤瘙痒等)、肝炎或血小板减少症等。
⑵长期大量用药,尤其是肾功能低下者,可出现肾绞痛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尿毒症)或慢性肾功能衰竭(镇痛药性肾病)。
⑶据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表明,本品可削弱或抑制使用者的积极情绪。
肝损伤 ⑴肝损伤: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长期治疗,每日剂量达4g,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短暂性血清转氨酶水平上升,通常在服药后3至7日内发病,39%的患者血清酶的峰值是正常值的3倍。患者通常无表现症状,并在停止用药或减少剂量后快速恢复,某些病例中,患者在全量治疗的情况下,升高的血清酶仍可恢复正常。更重要的是,大剂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会引起重度的急性肝细胞损伤,单次使用剂量超过7.5g等于采取自杀行为(通常超过15g)。通常在用药后的24至72小时出现肝损,伴随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显著上升(一般超过2000 U/L),48至96小时后随即出现以下临床症状:黄疸、意识模糊、肝功能损伤以及死亡(某些病例)。肾机能不全病例较为常见。在肝损 不甚严重的情况下,血清转氨酶水平可迅速下降并恢复正常。持续数日以普通治疗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疼痛(并非意图自杀的过量用药),患者也可产生相似的肝损伤症状。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形式被称为偶然或无意过量用药,通常出现在禁食患者或具有并发症、酗酒或营养不良、或存在既有慢性肝病的危重症患者。某些病例患者在对乙酰氨基酚结合管制药品(羟考酮、可待因)治疗中出现无意过量用药,持续数日使用超过推荐剂量的药品以控制疼痛或戒断症状。
⑵损伤机制:在人体及动物实验模型中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机制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对乙酰氨基酚大部分转化为无毒葡萄糖醛酸酯或盐酸共轭物,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少量的对乙酰氨基酚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系统进行代谢可产生有毒中间物,特别是氮-乙酰-p-对苯醌酰亚胺。一般情况下,该代谢物可快速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共轭,并可快速解毒与分泌。如果谷胱甘肽水平较低或高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治疗阻碍通道,凋亡途径中的活性中间物积聚并与细胞内大分子结合可引起细胞损伤。增加对乙酰氨基酚在P450系统中的代谢几率(特定药物、长期饮酒)或减少谷胱甘肽(禁食、营养不良、酗酒)有效性的因素可使患者易于受到乙酰氨基酚毒性的影响。对乙酰氨基酚代谢中间物的下游毒性影响因素还可影响毒性。这些因素在设计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治疗方案中较为重要。
⑶肝损星级:★★★★★
肾损伤 可能导致肾损伤。
禁忌症 ⑴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⑵小于2个月的婴儿禁用。
⑶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引起肾乳头坏死、慢性间质性肾炎和慢性肾衰。
注意事项 ⑴交叉过敏反应: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对本品一般不发生过敏反应。但有报道在因阿司匹林过敏发生哮喘的病人中,少数(<5%)可于服用本品后发生轻度支气管痉挛性反应。
⑵本品可通过胎盘,故应考虑到孕妇用本品后可能对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
⑶虽然哺乳期妇女服用本品后在乳汁中可达一定浓度,但在哺乳婴儿尿中尚未发现过本品或本品的代谢产物排出。
⑷对诊断的干扰:①血糖测定,应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酶法测定时可得假性低值,而用己糖激酶/6-磷酸脱氢酶法测定时则无影响;②血清尿酸测定,应用磷钨酸法测定时可得假性高值;③尿5-羟吲哚醋酸(5-HIAA)测定,应用亚硝基萘酚试剂作定性过筛试验时可得假阳性结果,定量试验不受影响;④肝功能试验,应用一次大剂量(>8~10g)或长期应用较小剂量(>3~5g/d)时,凝血酶原时间、血清胆红素浓度、血清乳酸脱氢酶浓度及血清氨基转移酶均可增高。
⑸下列情况应慎用:①乙醇中毒、肝病或病毒性肝炎时,本品有增加肝脏毒性作用的危险;②肾功能不全,虽偶可用,但如长期大量应用,有增加肾脏毒性的危险。
⑹不宜大量或长期有两个要以防引起造血系统和肝、肾脏损害。
药物相互作用 ⑴在长期饮酒或应用其他肝酶诱导剂,尤其是应用巴比妥类或其他抗痉药的患者,长期或超量服用本品时,更有发生肝脏毒性反应的危险。
⑵抗凝药:大量或长期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时,因可减少凝血因子在肝内的合成,有增强抗凝药的作用,故抗凝药的用量应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进行调整。
⑶长期大量与阿司匹林、其他水杨酸盐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合用时(如每年累积用量至1000g,应用3年以上时),可明显增加肾毒性(包括肾乳头坏死、肾及膀胱癌等)的危险。
⑷对乙酰氨基酚与抗病毒药齐多夫定合用时,由于两药可互相降低与葡糖醛酸的结合作用而降低清除率,从而增加毒性,因此应避免同时应用。
⑸与他克莫司合用可导致急性肾衰竭。
⑹与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合用可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
⑺本品可减弱β受体拮抗药的抗高血压作用。
⑻本品可减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及利尿药的降压和利尿作用。
⑼本品可抑制锂盐、钾随尿液排泄,使锂、钾的血浆药物浓度升高。
⑽本品可升高甲氨蝶呤的血浆药物浓度,从而增强其毒性(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中毒性肾损害和黏膜溃疡形成)。
⑾与达那帕特合用可增加出血和椎管内麻醉时血肿发生的风险。
⑿本品可增加环孢素中毒(肾功能不全、胆汁淤积、感觉异常)的风险。
⒀本品与丙磺舒合用,本品的血浆药物浓度升高、半衰期延长,疗效增强,但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加。
⒁本品与氯霉素同用可增强后者的毒性。
⒂碳酸氢钠可加快本品的吸收。
⒃本品与口服磺酰脲类降糖药合用,可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⒄与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美尼地平、尼卡地平、硝苯地平、尼伐地平、尼莫地平、尼索地平、尼群地平、普尼地平、地尔硫䓬、氟桂利嗪、利多氟嗪、戈洛帕米、维拉帕米合用,可减弱后者的降压作用,并有致溃疡发生的风险。
⒅与β-葡聚糖合用可导致严重的胃肠道损害。
药物过量 逾量(一日量>10g)中毒的处理:⑴服药过量时应洗胃或催吐,并给予拮抗剂N-乙酰半胱氨酸,不得给活性炭,因后者可影响拮抗药的吸收;
⑵N-乙酰半胱氨酸开始用时按体重给予140mg/kg口服,然后以70mg/kg每4小时1次,共用17次;
⑶病情严重时可静脉给药,将药物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静注。
⑷拮抗药宜尽早应用,12小时内给药疗效满意,超过24小时疗效较差。治疗中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给予其他疗法,如用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
⑸服用超量(包括中毒量)时,可很快
用药交代 ⑴不要超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而且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药物同时不要饮酒。
⑵不要同时服用两种及以上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份的药物。
给药说明 ⑴给药前应注意患者的肝、肾功能,对长期较大剂量用药者应定期复查(包括血象及肝肾功能等)。
⑵服用后,疗效不显著者宜就医改用其他药物。
⑶本品与水杨酸类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不宜同时长期(>5天)服用。
用法与用量   ⑴退热镇痛:①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0.3g~0.6g,每4小时一次,或一日4次;一日量不宜超过2.0g。退热疗程一般不超过3天,镇痛不宜超过10天。②儿童常用量:口服,按体重一次10~15mg/kg,或按体表面积一天1.5g/m²,分次服,每4~6小时1次;12岁以下的小儿每24小时不超过5次量,疗程不超过5天。
  ⑵骨性关节炎:成人常用量口服缓释片,一次0.65~1.3g,每8小时1次。一日最大量不超过2.0g,疗程遵医嘱。
  ⑶肌内注射,成人,一次0.15~0.2g,不宜长期应用,退热疗程不超过3粒;镇痛疗程不超过10日。
剂型与规格
片剂 0.16g 0.3g 0.5g基药 XN02BE甲1014 0% 哪儿有
缓释片 0.65g XN02BE乙1014 5% 哪儿有
胶囊剂 0.3g XN02BE甲1014 0% 暂无
口服溶液 6g 120ml 3.2% 60ml 2.4g 100ml基药 XN02BE乙1014 0% 哪儿有
泡腾颗粒 0.1g基药 XN02BE乙1014 0% 哪儿有
滴剂 1g 10ml 3.0g 30ml 1.5g 15ml XN02BE乙1014 0% 哪儿有
栓剂 0.15g 0.3g 0.6g XN02BE乙1014 0% 哪儿有
口腔崩解片 0.125g 0.16g 哪儿有
干混悬剂 6.5g:0.5g基药 4.22g:1.25g基药 12.65g:3.75g基药 哪儿有
干混悬剂 1.01g:0.3g基药 哪儿有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湘ICP备1900042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湘)-经营性-2023-0166号
联系电话:0731-85540376 技术支持:长沙康曼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线7648人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