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
Pramlintide |
是否批准注册 |
国内暂无生产,无进口 |
基本药物 |
非基药 |
医保备注 |
非医保 |
处方或非处方药 |
处方药 |
妊娠期用药方式 |
肠道外给药 |
孕妇用药安全分级 |
C |
贮存条件 |
注射液:2~8℃避光保存,不得冷冻。预填充笔型注射液:低于30℃的室温储存。 |
适应证 |
用于1型和2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 |
药理作用 |
⑴药效学:本品为人工合成的胰淀粉样多肽类似物,系稳定的内源性胰岛淀粉样多肽的非聚合异构体,酷似胰岛淀粉样多肽的作用,可降低胰岛素依赖和非依赖患者的餐后血糖。 胰岛淀粉样多肽与胰岛素共存于分泌颗粒中,由胰岛β细胞随胰岛素共同释放。健康人中,胰岛淀粉样多肽与胰岛素在禁食状态和餐后的模式相似。胰岛淀粉样多肽通过以下作用机制影响餐后葡萄糖的产生:①延迟胃排空;②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防止餐后血浆胰高血糖素升高;③产生饱胀感导致热量摄入降低和体重下降。其作用与胰淀粉样多肽相似,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可用作1型和2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也是迄今为止继胰岛素之后第二个获准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的药物,但不能替代胰岛素。 ⑵药动学:皮下单剂量注射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0%~40%,皮下注射后27分钟达峰浓度。予健康志愿者单剂300μg,峰浓度为110pmol/L;予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单剂30μg、100μg及300μg,30分钟内达峰浓度,分别为21pmol/L、80pmol/L及约220μg/ml,重复用药未见明显药物积聚(一次30μg,一日3次,第14日血浆浓度为29pmol/L)。约40%的药物在血浆中以游离形态存在,稳态分布容积为56L。主要经肾脏代谢,代谢产物为有活性的赖氨素-赖氨酸-普兰林肽(2-37普兰林肽)。母体化合物的消除半衰期为30~50分钟(皮下)或24~45分钟(静脉),代谢产物赖氨素-赖氨酸-普兰林肽(2-37普兰林肽)与母体化合物的半衰期相近。 |
不良反应 |
本品单用不易引起低血糖反应,但与胰岛素合用可增加胰岛素引起低血糖风险。其他不良反应有关节痛、咳嗽、头晕、疲劳、头痛、咽炎、恶心、呕吐、腹痛等。 |
禁忌症 |
禁用于:(1)对本药过敏者。(2)胃轻瘫患者。(3)低血糖性意识丧失者。 |
注意事项 |
⑴本品与胰岛素联用可增加胰岛素诱导严重低血糖的风险,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 ⑵以下患者慎用:①糖基化血红蛋白超过9%的患者。②过去半年中严重低血糖复发需治疗者。③对低血糖敏感者。 ⑶目前尚无妊娠期妇女用药的安全性资料,妊娠期妇女用药应权衡利弊。 ⑷尚不明确哺乳期用药对乳儿的危害,哺乳妇女用药应权衡利弊。 ⑸儿童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建立。 ⑹本药可影响饱胀感而减少食物的摄入,餐前使用可减少整体热量的摄入,且这一作用似乎与本药引起的恶心无关。 |
药物相互作用 |
本药与胰岛素联用可增加胰岛素诱导严重低血糖的风险,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故本药不可单独与基础胰岛素(非进餐胰岛素)联用。 |
给药说明 |
配伍禁忌:本药严禁与胰岛素混合,应分别给药。对胰岛素治疗耐受性差或需监测血糖浓度者、服用促胃肠动力药者及同时使用降血糖药或其他增强降血糖效应的药物者应慎用本药。 |
用法用量 |
【国外用法用量参考】皮下注射:成人的常规剂量为:⑴1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起始剂量为15μg,临主餐前给药;维持剂量从15μg起增至30~60μg可耐受为止。 ⑵ 2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起始剂量为60μg,临主餐前给药;维持剂量为120μg(如可耐受)。 ⑶肾功能不全时剂量 本药在中或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20ml/min,但≤50ml/min)中的暴露量或清除率与肾功能正常者比较无显著差异。 ⑷肝功能不全时剂量:因本药主要经肾清除,估计肝功能不全对药物浓度和清除无影响。 |
剂型规格 |
注射液 |
3mg 5ml |
暂无 |
|
预填充笔型注射液(60型) |
15μg 30μg 55μg |
暂无 |
预填充笔型注射液(60型) |
60μg |
暂无 |
预填充笔型注射液(120型) |
60μg 120μg |
暂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