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纳帕利
药品分类 抗肿瘤药物 > 生物靶向抗肿瘤药 > 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药
其他名称 派舒宁
英文名称 Senaparib
基本药物 非基药
医保备注 非医保
处方或非处方药 处方药
性状 胶囊内容物为白色至类白色粉末。
贮存条件 密封,不超过30℃保存。
适应证 用于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人患者在一线含铂化疗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的维持治疗。
药理作用 塞纳帕利是一种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包括 PARP1、PARP2、PARP5a 和 PARP6)抑制剂。PARP在 DNA修复中起作用。塞纳帕利在体外可抑制包括BRCA突变在内的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在携带BRCA突变的人乳腺癌异种皮下移植瘤模型中可见明显抗肿瘤作用。塞纳帕利在人体的主要代谢产物M9(哌嗪环单氧化产物)具有与塞纳帕利相似的药理学活性。
不良反应 ⑴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包括:贫血(74.6%)、白细胞减少症(66.4%)、中性粒细胞减少症(63.7%)、血小板减少症61.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28.4%)、恶心(27.7%)、疲劳(22.7%)、呕吐(15.8%)、淋巴细胞减少症(14.3%)、头晕(14.1%)、腹泻(13.3%)、血尿症(12.8%)、高胆红素血症(12.1%)、食欲减退(11.4%)、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11.1%)、关节痛(10.9%)、高尿酸血症(10.4%)、头痛(10.1%)。
⑵常见的≥3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包括:贫血(31.1%)、白细胞减少症(11.9%)、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1.0%)、血小板减少症(22.0%)、淋巴细胞减少症(2.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5%)。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1%)包括:贫血(11.4%)、血小板减少症(6.2%)、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5%)、白细胞减少症(1.2%)。
禁忌症 对本品活性成份和辅料过敏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⑴在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应注意血液学毒性,尤其在治疗最初的3个月内,推荐在基线进行全血细胞检测,随后每2周监测一次,之后定期监测治疗期间出现的具有临床意义的参数变化。需要注意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发热或感染,以及异常瘀伤或出血。
⑵不建议在妊娠期及不采取有效避孕措施且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中使用本品。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接受治疗前需排除妊娠,治疗期间以及末次给药后6个月内必须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⑶哺乳期女性在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1个月内需停止哺乳。
⑷轻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额外进行剂量调整,本品尚无中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的数据,中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慎用本品。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额外进行剂量调整,本品尚无重度肾功能不全或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数据,重度肾功能不全或终末期肾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慎用本品。
⑸尚未确定本品在18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推荐18岁以下患者使用。
⑹本品目前在≥65 岁的老年患者中应用数据有限,建议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⑴本品合并使用弱效CYP3A4抑制剂或诱导剂时,无需额外进行剂量调整。应慎重与中效CYP3A4酶抑制剂或诱导剂合并使用。本品避免合并使用强效CYP3A4抑制剂或诱导剂。
⑵本品合并使用P-糖蛋白(P-gp)抑制剂时会增加塞纳帕利的暴露量,合并使用BCRP、OATP1B、OAT、OCT转运体抑制剂时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极低。本品应慎重合并使用P-gp抑制剂。
药物过量 尚未确定本品药物过量的临床症状。少数患者服用本品日剂量达150mg,无非预期不良反应报告。如果发生药物过量,需密切监测患者不良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并进行适当的对症及一般支持治疗。
用药交代 开始服用的头3个月要每2周抽血检查血象。注意观察出现的不良反应。
给药说明 本品应在有抗肿瘤治疗经验的医师指导下用药。建议患者在含铂化疗结束后的8周内开始本品治疗。
用法用量 口服:推荐剂量为一次100mg,一日1次,应整粒吞服。建议本品在空腹时服用。如果患者漏服一次药物,可在4小时内补服本次药物。如4小时内未补服,应按计划时间正常服用下一次处方剂量。
患者在开始接受本品治疗后,应持续治疗直至疾病进展、发生不可接受的毒性反应或完成2年治疗。2年治疗后,临床医师从获益风险的角度评估患者继续使用本品后的获益大于风险,且2年内有证据表明疾病保持稳定(即无疾病进展证据),则患者可继续接受本品治疗。
剂型规格
胶囊剂 10mg 20mg 哪儿有

实时在线
7441人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