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框警告 | 警告:全身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肌腱炎和肌腱断裂,周围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和重症肌无力加剧。 | |||||||||||||||
其他名称 | 甲磺酸培氟沙星、氟哌沙星、甲氟哌酸、甲氟沙星、培氟哌酸、培福新、Peflacine、Abokatal | |||||||||||||||
英文名称 | Pefloxacin | |||||||||||||||
基本药物 | 非基药 | |||||||||||||||
医保备注 | 非医保,2020年调出 | |||||||||||||||
处方或非处方药 | 处方药 | |||||||||||||||
性状 | 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遇光色渐变深。本品微溶于水,甲磺酸盐则极易溶于水,在氯仿、乙醇中几乎不溶。 | |||||||||||||||
贮存条件 | 遮光、密封保存。 | |||||||||||||||
适应证 |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下列感染: 1.泌尿生殖道感染,包括单纯性和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病奈瑟球菌尿道炎或宫颈炎; 2.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窦炎、敏感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 3.胃肠道细菌感染,由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等所致者; 4.伤寒; 5.骨、关节感染; 6.皮肤软组织感染。 |
|||||||||||||||
药理作用 | ⑴药效学:参阅环丙沙星。本品的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与环丙沙星大致相仿,但抗菌活性略低于环丙沙星。 ⑵药动学: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单剂量口服0.4g后,血药峰浓度(Cmax)约为5~6mg/L,生物利用度90%~100%,AUC为63mg·h/L。本品与人体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0%~30%,消除半衰期约为10~13小时。本品吸收后广泛分布至各种组织、体液,组织中,药物浓度可达有效浓度,对血脑屏障穿透性较高,分布容积139L。本品主要在肝内代谢,约20%~40%自肾排泄,尿液中有效药物浓度可维持24小时以上。 |
|||||||||||||||
不良反应 | 参阅环丙沙星。本品所致光毒性或光敏反应、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均较环丙沙星明显为多见。严重和其他重要的不良反应: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风险。 | |||||||||||||||
禁忌症 | 对本品有过敏史者,或对喹诺酮类任何一种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 | |||||||||||||||
注意事项 | 参阅环丙沙星。此外在培氟沙星治疗期间至停药后5天,不应暴露于阳光、强烈阳光或紫外线下,如出现皮肤烧灼感、发红、水肿、皮疹、瘙痒等光敏现象时需立即停药。 流行病学研究报告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后两个月内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增加,尤其是老年患者。风险增加的原因尚未确定。对于已知患有主动脉瘤或主动脉瘤高风险的患者,仅在没有其他抗菌治疗可用的情况下使用。 |
|||||||||||||||
药物相互作用 | 参阅环丙沙星。 ⑴培氟沙星可使茶碱类药物、环孢素血药浓度轻度升高,西咪替丁可延缓本品的排泄,本品与双香豆素、华法林合用可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因此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相关药物的监测,必要时调整剂量。 ⑵抗酸药,含钙、铝、镁等金属离子的药物,多种维生素,或其他含铁、锌离子制剂可减少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宜避免同用,如有需要,两者的服用时间相隔4小时以上。去羟肌苷因其制剂中含铝及镁,可与氟喹诺酮类螯合,可减少本品的口服吸收,故亦不宜同用。 |
|||||||||||||||
给药说明 | ⑴静脉给药时,400mg滴注时间应大于1小时。 ⑵本品静脉给药时不宜使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
|||||||||||||||
用法用量 | ⑴口服:①成人常用量,为第一天400mg顿服,第二天起一日400~800mg,分2次。②肾功能减退者不需调整剂量,肝功能衰竭者减半量应用。 ⑵静脉滴注:①成人常用量,一次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缓慢静滴,每12小时1次。②肝肾功能减退者应用剂量同口服: |
|||||||||||||||
剂型规格 |
|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