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 | 抗微生物感染药物 > 抗真菌药 > 丙烯胺类与吗啉类 |
|||
其他名称 | 必亮 | |||
英文名称 | Naftifine Hydrochloride and ketoconazole | |||
基本药物 | 非基药 | |||
医保备注 | 非医保 | |||
处方或非处方药 | 甲类非处方药(乳膏剂10g:盐酸萘替芬0.1g与酮康唑25mg;乳膏剂15g:盐酸萘替芬0.15g与酮康唑37.5mg) | |||
性状 | 本品为乳剂型基质的白色乳膏。 | |||
贮存条件 | 密闭,在凉暗(遮光并不超过20℃)处保存。 | |||
适应证 | 用于治疗真菌性皮肤病,如手足癣、体股癣、头癣、皮肤念珠菌病等。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外用抗真菌药,是由1%盐酸萘替芬和0.25%酮康唑组成的复方制剂。作用机理:盐酸萘替芬和酮康唑均可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使膜结构破坏从而抑制真菌细胞的生长。但二者影响麦角固醇合成的机制不同:酮康唑作用于羊毛类固醇的C-14去甲基化酶,抑制羊毛类固醇向14-去甲基羊毛类固醇的转化,从而抑制麦角固醇的合成,对皮肤癣菌和酵母菌等均有抑菌和杀菌作用。盐酸萘替芬作用靶位是角鲨烯环氧化酶,抑制角鲨烯转化为角鲨烯环氧化物,最终抑制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此外,角鲨烯的堆积会导致细胞膜脆性增加而破裂。丙烯胺类对皮肤癣菌杀菌力强,而对酵母菌则呈抑菌作用。 | |||
不良反应 | 用药后可出现局部刺激症状如:灼热、刺痛、肿胀、皮肤干燥、红斑、皮疹、瘙痒等,偶可发生过敏反应,引起接触性皮炎。 | |||
禁忌症 | 对本品及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 | |||
注意事项 | 1.本品仅供外用,避免接触眼睛和其它粘膜组织。 2.不得用于皮肤破溃处。 3.不宜大面积使用。 4.治疗期间如果出现严重的局部刺激症状和过敏反应需停止用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本品。孕妇如需使用应由医师指导,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时应停止哺乳。 6.目前尚缺乏儿童、老年人用药的详细研究资料。儿童、老年人用药前请咨询医师。 7.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
药物相互作用 |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
用法用量 | 外用,均匀涂于患处及周围皮肤,每日1~2次,疗程一般为2~4周。 | |||
剂型规格 |
|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