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名称 | 碘酊、药用碘酊、络合碘、碘甘油 | |||||||||
英文名称 | Iodine | |||||||||
基本药物 | 非基药 | |||||||||
医保备注 | 非医保,2020年调出 | |||||||||
处方或非处方药 | 碘甘油为甲类非处方药;碘酊为乙类非处方药 | |||||||||
妊娠期用药方式 | 外用给药 | |||||||||
孕妇用药安全分级 | A | |||||||||
贮存条件 | 遮光,密封保存。 | |||||||||
适应证 | 2%碘酊和0.5%络合碘可用作完整皮肤消毒,可减少皮肤上大约80%菌群,并能杀灭铜绿假单胞菌,是对外伤、烧伤,如小伤口、小创伤和檫伤的一线治疗药物。 | |||||||||
药理作用 | ⑴药效学:具有强有力的消毒防腐作用。因其能氧化细菌细胞浆的活性基因,并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使其变性,能杀死细菌、真菌、病毒和阿米巴原虫。但因碘的组织穿透能力弱,只用于组织表面消毒。杀菌力与浓度成正比,对机体的腐蚀性以刺激性业余浓度成正比。 ⑵药动学:少量能经皮肤吸收,口服后即转成碘化物,以甲状腺球蛋白等形式贮存在甲状腺内,经弥散可通过胎盘。主要从尿排泄(85%~90%),少量从粪便、唾液、汗液和乳汁中排出,血透可清除碘。外用碘酊一般杀菌活性可维持在15分钟内。 |
|||||||||
不良反应 | 外用碘溶液可产生接触性皮炎。小儿和青年可发生痤疮加剧或甲状腺肿,吸入碘蒸汽对黏膜有刺激。 | |||||||||
禁忌症 | 对碘过敏者忌用。 | |||||||||
注意事项 | ⑴碘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浓度过高可引起皮肤发疱及皮炎。 ⑵用碘酊消毒皮肤后常需用酒精脱碘。 ⑶外用可能引起刺激和灼伤,因碘酊含44%~50%的乙醇,有被聚维酮碘取代的倾向。 ⑷服用过量碘可产生急性中毒症状,主要是对消化道的腐蚀作用,有呕吐、腹痛、腹泻、1~3天后发生尿闭,可因循环衰竭、猴头水肿而引起窒息、吸入性肺炎或肺水肿死亡。后遗症可发生食管狭窄,致死量约为2~3g。 |
|||||||||
药物相互作用 | 本品与碱、生物碱、水合氯醛、酚、硫代硫酸钠、汞盐、淀粉、鞣酸和植物收敛剂配伍禁忌。与浓氨和许多挥发油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丙酮形成的化合物奇臭刺鼻。不可配伍的药物有阿尼利定、羧苄西林、可待因、硫酸镁、哌替啶、间羟胺、美沙酮、吗啡、去甲肾上腺素、普鲁卡因。 | |||||||||
用药交代 | 日常常用络合碘,消毒部位涂擦二遍,消毒作用3分钟;创伤、烧伤等创面先用稀释10倍的稀释液清洗,再用原液涂擦,消毒作用3分钟;粘膜消毒,用稀释10~20倍的稀释液冲洗或擦洗,消毒作用3分钟。 | |||||||||
用法用量 | ⑴皮肤消毒:用5%碘酊用于外科手术时消毒1分钟后,再用75%乙醇脱碘。 ⑵1%碘酊用于黏膜消毒。 ⑶2%用于皮肤、静脉椎管注射部位消毒。 ⑷2%碘酊浸泡可有效控制交叉感染。 ⑸0.5%±0.05%络合碘用于外科洗手、术前及注射部位消毒。 |
|||||||||
剂型规格 |
|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