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名称 | 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英利西单抗、英夫利昔单抗、因福利美、因福利玛、类克、瑞米凯德、类停、REMICADE、AVAKINE | |||
英文名称 | Infliximab | |||
基本药物 | 非基药 | |||
医保类别 | 医保(乙) | |||
医保备注 | 2023版,限注射剂 | |||
处方或非处方药 | 处方药 | |||
妊娠期用药方式 | 肠道外给药 | |||
孕妇用药安全分级 | B | |||
性状 | 白色固体,溶解后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泛乳白色光,无异物。 | |||
贮存条件 | 避光,2~8℃贮存,不可冷冻。 | |||
适应证 | 用于治疗: ⑴类风湿性关节炎:本品常与甲氨蝶呤合用于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⑵克罗恩病及瘘管性克罗恩病; ⑶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减轻症状和体征,改善身体机能,预防患者残疾。 ⑷用于银屑病关节炎的治疗【美国FDA已批准;英国风湿病学会/英国风湿病卫生专业人员协会《BSR/BHPR—应用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关节炎指南》2012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银屑病关节炎药 物治疗管理建议》2011版 】。 ⑸用于6岁及以上儿童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美国FDA已批准;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英夫利西治疗克罗恩病的推荐方案(2011年】。 |
|||
药理作用 | ⑴药效学:本品为一种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可与TNFα的可溶形式和透膜形式以高亲和力结合,抑制TNFα与受体结合,从而使TNFα失去生物活性。TNFα的生物活性包括:活化致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增加内皮层通透性、增加内皮细胞及白细胞表达黏附分子以增强白细胞迁移、活化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活性、诱生急性期反应物和其他肝脏蛋白质以及诱导滑膜细胞和/或软骨细胞产生组织降解酶。在体外和体内试验中,表达透膜TNFα的细胞与本品结合后可被溶解,在利用人体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进行的多项体外生物检测中,本品均可抑制TNFα的功能活性。抗TNFα的抗体可降低小绢猴结肠炎模型的疾病活动性,在用鼠类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进行的试验中,抗TNFα抗体还可减轻滑膜炎和关节侵蚀。对人体TNFα表达所致的多关节炎的转基因小鼠,本品可预防该疾病的发生,且对已患病的小鼠,在体内试验中,本品可与人体TNFα迅速形成稳定复合物,从而使TNFα失去生物活性。TNFβ是一种与TNFα利用相同受体的细胞因子,但本品并不抑制TNFβ的活性。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克罗恩病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相关组织和体液中可测出高浓度的TNFα。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本品可减少炎性细胞向关节炎症部位的浸润,减少接到细胞黏附因子如内皮细胞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的表达;减少化学诱导作用如白介素-8(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及组织降解作用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3等。克罗恩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本品治疗后血清中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降低。经本品治疗的患者,其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在数量上或对促有丝分裂作用的增生反应(体外实验)上,较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并无显著降低。经本品治疗的银屑病型关节炎患者中,其T细胞和滑膜内血管的数量下降,银屑病皮肤病变和滑膜内巨噬细胞的数量下降。本品能降低皮肤厚度和炎症细胞的渗入、下调淋巴细胞抗原(CLA)阳性的表皮活化炎症细胞的表达,包括CD3、CD4、CD8阳性的淋巴细胞,下调CD1阳性细胞的表皮黑素细胞的表达。 ⑵药动学:单次静脉注射本品3~20mg/kg,最大血清药物浓度与剂量呈线性关系。稳态的分布容积与剂量无关,说明本品主要分布于血管腔隙内。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剂量为3~10mg/kg和克罗恩病治疗剂量为5mg/kg时的结果显示,本品半衰期为7.9~9.5天。 | |||
不良反应 | 可见发热、寒战等输液反应;亦可见恶心、呕吐、瘙痒、皮疹、低血压、呼吸困难、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过敏反应。尚可通过免疫抑制作用而诱发恶性肿瘤或感染。 | |||
肝损伤 | ⑴肝毒性:
英夫利昔单抗导致至少三类肝损伤,原因和临床表现均不相同。第一类:英夫利昔单抗可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一般在2至5次输注后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异常一般无症状,但部分患者血清转氨酶水平随着每次输注而升高,急需停药(病例2)。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也可能升高,但一般幅度较小。进展性可伴有明显黄疸的肝炎也可能发生,但肝功能异常通常在治疗停止后4至12周内好转。出现该类英夫利昔单抗肝毒性的患者通常可耐受依那西普,不发生类似问题。 大部分患者使用英夫利昔单抗后出现抗核抗体(ANA)、平滑肌抗体(SMA)和双链DNA抗体(anti-dsDNA)等自身免疫标志物。但是,这些抗体一般不伴有临床明显的自身免疫表现。极少数情况下自身抗体产生伴有狼疮样综合征或自身免疫性肝炎。这些并发症一般在治疗6个月后出现,为症状性的。自身免疫性肝炎为肝细胞受损型血清酶升高并出现抗核抗体。肝活检显示典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炎病理变化,如界面性肝炎、局灶性肝细胞坏死、广泛的单核细胞浸润(包括浆细胞)。肝损伤通常停药后或服用皮质类固醇后即可消退,但部分情况相当严重,导致死亡或需紧急肝脏移植。 第三类英夫利昔单抗肝损伤是慢性乙型肝炎再激活。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接受英夫利昔单抗调节自身免疫状况可激活乙型肝炎病毒(HBV),导致血清中HBV DNA水平升高,而后丙氨酸转氨酶不正常升高并出现临床症状明显的黄疸型肝炎。乙型肝炎激活可能相当严重,其中出现黄疸症状的死亡率至少为10%。HBV DNA水平升高通常出现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的前几个月,但直到2至6个月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才出现临床症状。拉米夫定(或其他具有HBV抑制活性的口服抗病毒药剂,例如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治疗似乎可以预防乙型肝炎再激活,及早抗病毒药物干预(症状发生前)可改善病程。HBsAg阴性、antiHBc阳性(血清学表现为既往感染)者再激活的病例则更罕见。 抗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对于丙型肝炎病毒水平或少有影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安全使用该抑制剂。 ⑵损伤机制: 英夫利昔单抗导致肝损伤的机制可能是由于免疫调节治疗导致的自身免疫症状。虽然大部分患者重新合成自身抗体或自身抗体滴度增加,但仅有极少部分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自身免疫情况,如狼疮样综合征或自身免疫性肝炎。 |
|||
禁忌症 | 已知对鼠源性蛋白或本品其他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本品剂量高于5mg/kg时禁用于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 |||
注意事项 | 输液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输液装置上应配有一个内置的无菌、无热源、低蛋白结合率的滤膜(孔径<1.2μm)。本品不应与其他药物同时进行输注。 | |||
用法用量 | 静脉滴注:本品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00ml中滴注。 ①类风湿性关节炎:首次给予本品3mg/kg,然后在首次给药后第2周、第6周及以后每隔8周各给予一次相同剂量。本品应与甲氨蝶呤合用。对于疗效不佳的患者,可考虑将剂量调整至10mg/kg,和/或将用药间隔调整为4周。 ②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瘘管性克罗恩病:首次给予本品5mg/kg,然后在首次给药后的第2周、第6周及以后每隔8周各给予一次相同剂量。对于疗效不佳的患者,可考虑将剂量调整至10mg/kg。 ③强直性脊柱炎:首次给予本品5mg/kg,然后在首次给药后第2周、第6周及以后每隔8周各给予一次相同剂量。 ④用于银屑病关节炎的治疗。首次5mg/kg静脉滴注,第0、2、6周及之后每8周给予相同剂量各1次。 |
|||
剂型规格 |
|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