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 | 中草药 > 解表中草药 > 辛温解表中草药 |
其他名称 | 怪柳、山川柳、红荆条、河柳、春柳、赤柽柳。 |
英文名称 | Tamaricis Cacumen |
是否批准注册 | 2015版药典收载 |
来源 | 本品为柽柳科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的干燥细嫩枝叶。 |
基本药物 | 基药 |
医保类别 | 2021版医保支付 |
性状 | 本品呈细圆柱形,直径0.5~1.5mm。表面灰绿色,有多数互生的鳞片状小叶。质脆,易折断。稍粗的枝表面红褐色,叶片常脱落而残留突起的叶基,断面黄白色,中心有髓。气微,味淡。 |
采收加工 | 6~8月花未开放时采收嫩枝叶,阴干。 |
性味归经 | 性平,味甘、辛。归心、肺、胃经。 |
功能主治 | 散风,解表,透疹。用于麻疹不透、风湿痹痛。 |
形态特征 |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米。枝条红紫色或淡棕色,小枝细长下垂。叶互生,细小,鳞片状。总状花序集成疏散的圆锥花序,顶生于当年生枝端;花小,粉红色;苞片三角形;萼片5,卵形;花瓣5,雄蕊5枚,生于花盘裂片间;花盘10或5裂;子房1室,花柱3,棍棒状。蒴果小,常3瓣裂。种子密生毛。花期7~9月,果期8~10月。 |
禁忌症 | 麻疹已透及体虚多汗者禁服。 |
注意事项 | ⑴本品用量过大能令人心烦、呕吐、不安。 ⑵麻疹已透者不宜使用。 |
用药交代 | 验方: ⑴治感冒,发热,头痛:西河柳、薄荷各9克,荆芥6克,绿豆衣9克,生姜3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⑵治风湿痹痛:西河柳、虎杖根、鸡血藤各30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⑶治痞:西河柳煎汤,露一宿,至五更饮数次。痞自消。(《卫生易简方》) ⑷治酒病:西河柳,不以多少,晒干后细末。每服3克,用酒调下。(《履峻岩本草》) |
生境分布 | 生于山野、海滨盐碱沙滩地;庭园有栽培。分布于东北、华北至长江中下游,南至广东、广西、云南。 |
用法用量 | 内服:3~6g,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汤擦洗。 |
剂型规格 |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