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豆豉
其他名称 豆豉、香豉、淡豉、大豆豉
英文名称 Sojae Semen Praeparatum
是否批准注册 2015版药典收载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 (L.) Merr.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
基本药物 基药
医保类别 2021版医保支付
医保备注 单独使用时或全部由这些饮片组成的处方不予支付
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略扁,长0.6~1cm,直径0.5~0.7cm。表面黑色,皱缩不平,上有黄灰色膜状物。外皮多松泡,有的已脱落,露出棕色种仁。质柔软,断面棕黑色。气香,味微甘。
淡豆豉配方颗粒为浅黄棕色至黄棕色的颗粒;气特异,味微甘。
采收加工 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去壳取种仁。炮制取桑叶、青蒿各70~100克,加水煎煮,滤过,煎液拌人净大豆1000克中,待吸尽后,蒸透,取出,稍凉,再置容器内,用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闷使发酵至黄衣上遍时,取出,除去药渣,洗净,置容器内再闷15~20天,至充分发酵、香气溢出时,取出,略蒸,干燥,即得。置通风干燥处,防蛀贮藏。
性味归经 性凉,味苦、辛。归肺经、胃经。
功能主治 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用于感冒、寒热头痛及烦躁胸闷、虚烦不眠。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上部蔓性,密生黄色长硬毛。3出复叶;叶柄长,密生黄色长硬,托叶小,披针形;小叶3片,卵形、广卵形或狭卵形,通常两侧的小叶为斜卵形,先端钝或急尖,中脉常伸出成棘尖,基部圆形、阔楔形或近于截形,全缘,或呈微波状;两面均被黄色长硬毛。总状花序短阔,腋生,有2~10朵花;花白色或紫色;花萼绿色,钟状,先端5齿裂,被黄色长硬毛;花冠蝶形,旗瓣倒卵形,先端圆形,微凹,翼瓣篦形,有细爪,龙骨瓣略呈长方形,基部有爪;雄蕊10枚,2体;子房线状椭圆形,被黄色长硬毛,基部有不发达的腺体,花柱短,柱头头状。荚果长方披针形,褐色,密被黄色长硬毛。种子卵圆形或近于球形,种皮黄色、绿色或黑色。花期8月,果期10月。
禁忌症 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胃气虚弱而又易作恶心者慎服。
用药交代 淡豆豉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
验方:
⑴治伤寒汗出不解,己三四日,胸中闷:豉一升,盐一合。水四升,煎取一升半。分服当吐。(《梅师集验方》)
⑵治疟疾腹胀,寒热,遍身痛:淡豆豉五合,槟榔15克。水二碗,煎一碗,得吐即愈。(《肘后方》)
⑶治血痢不止:淡豆豉60克,大蒜肉(煨熟)45克。共捣成膏,丸梧桐子大。每早服百丸,白汤下。(《博济方》)
⑷治痔漏:豆豉(炒)、槐子(炒)等分。为末。每服30克,水煎空心服。(《卫生易简方》)
⑸治痰饮头痛寒热,呕逆,如伤寒:淡豆豉三合,制半夏15克,茯苓9克,生姜十片。水煎服。(《方脉正宗》)
⑹治断奶乳胀:豆豉半斤,水煎,服一小碗,余下洗乳房。(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⑺治小儿丹毒破作疮,黄水出:焦炒豉,令烟绝为末,油调敷之。(姚和众)
⑻治阴茎上疮痛烂:豉一分,蚯蚓湿泥二分,水研和涂上,干易,禁热食韭菜、蒜。(《药性论》)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用法用量 内服:6~12g,煎服。
剂型规格
饮片 暂无
配方颗粒 1g相当于饮片4.2g 暂无
超微饮片 暂无

实时在线
10266人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