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
其他名称 红柴胡、北柴胡、南柴胡、醋北柴胡、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
英文名称 Radix Bupleuri
是否批准注册 2015版药典收载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习称“南柴胡”),或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的干燥根(“习称北柴胡”)。
基本药物 基药
医保类别 2021版医保支付
医保备注 北柴胡配方颗粒为乙类,单独使用时或全部由这些饮片组成的处方不予支付
性状 本品根较细,呈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本品的配方颗粒为黄色至黄棕色的颗粒;气微,味微苦。
采收加工 春、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置通风干燥处,防蛀贮藏。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辛、苦。归肝、胆、肺经。
功能主治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60厘米。主根圆锥形,细长,支根较少,棕色至红棕色。茎单一,上部略作之字形弯曲,并多分枝。叶互生,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叶脉5~9条,近于平行。花黄色,腋生或顶生伞形花序;花期7~9月。双悬果长圆形或长圆卵状形,分果具有粗钝棱,成熟的果实棱槽中油管不明显;果期8~10月。
北柴胡:为根并带少许茎的基部,根呈圆锥形,主根顺直或稍弯曲,下部有分枝,根头膨大,呈疙瘩状。外皮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枝根痕,顶部有细毛或坚硬的残茎。质较坚韧,断面呈木质纤维性,黄白色。微有香气。 伞形科植物 南柴胡:外形与北柴胡类似,唯根较细,分枝少,多弯曲不直。
肾损伤 已有文献报道可能导致肾损伤。
禁忌症 真阴亏损,肝阳上亢及肝风内动之证禁服。
注意事项 ⑴本品其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阴”之说,阴虚阳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气机上逆者不宜使用。
⑵大叶柴胡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用药交代 验方:
⑴治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柴胡3~9克,防风3克,陈皮4.5克,芍药6克,甘草3克,生姜三五片。水一钟半,煎七八分。热服。(《景岳全书》正柴胡饮)
⑵治疟疾,寒多热少,腹胀:柴胡、半夏、厚朴、陈皮各6克。水二碗、煎八分。不拘时候服。(《本草汇言》)
⑶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柴胡6克。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甘草(炙)1.5克,香附4.5克。水一钟半,煎八分,食前服。(《景岳全书》柴胡疏肝散)
⑷治黄疸:柴胡(去苗)30克,甘草0.3克。上都细锉作一剂,以水一碗,白茅根一握,同煎至七分,绞去滓。任意时时服,一日尽。(《孙尚药方》)
⑸治积热下痢不止:柴胡、黄芩各12克。水煎服。(《圣惠方》)
生境分布 生于沙质草原、沙丘草甸及阳坡疏林下。主产于湖北、四川、安徽等地。
用法用量 内服:3~10g,水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剂型规格
饮片 暂无
配方颗粒 1g相当于饮片4g 1g相当于饮片3.5g 哪儿有
醋北柴胡配方颗粒 暂无

实时在线
9907人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