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名称 | 胡连、割孤露泽、西藏胡黄连 |
英文名称 | Picrorhizae Rhizoma |
是否批准注册 | 2015版药典收载 |
来源 |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的干燥根茎。 |
基本药物 | 基药 |
医保类别 | 2021版医保支付 |
性状 | 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12cm,直径0.3~1c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有较密的环状节,具稍隆起的芽痕或根痕,上端密被暗棕色鳞片状的叶柄残基。体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棕色至暗棕色,木部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气微,味极苦。 |
采收加工 |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置干燥处贮藏。 |
性味归经 | 性寒,味苦。归肝、胃、大肠经。 |
功能主治 | 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用于骨蒸潮热,小儿疳热,湿热泻痢,黄疸尿赤,痔疮肿痛。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高4~12厘米。根茎粗达1厘米,根自节上生出。叶柄短,叶匙形或卵形,长3~6厘米,干燥后变黑色,基部下延,边缘有锯齿或重锯齿。花葶有棕色腺毛,穗状花序长1~2厘米,花梗长2~3毫米,花萼长4~6毫米,果时达1厘米,萼裂片披针形或倒卵状长圆形,花冠暗紫色,长8~10毫米,外表面被毛,花冠下唇片约为上唇片的1/2,3裂,侧裂片顶端2或3小齿,上唇片钩状,顶端下凹。花丝无毛,前对花丝长约7毫米,后对花丝长约4毫米。子房长1~1.2毫米。花柱长为子房的5~6倍。蒴果狭卵圆形,长8~10毫米。花期7~8月,果期8~9月。 |
注意事项 | 脾胃虚弱者慎服。 |
生境分布 | 生于海拔3600~4400米的高寒地区的岩石上及石堆或草地。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南部。 |
用法用量 | 内服:3~10g,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浸汁点眼。 |
剂型规格 |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