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名称 | 首乌、赤首乌、夜交藤根、生何首乌、交茎、交藤、夜合、多花蓼、紫乌藤、桃柳藤、九真藤 | ||||||
英文名称 | 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 | ||||||
是否批准注册 | 2015版药典收载 | ||||||
来源 | 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 | ||||||
基本药物 | 基药 | ||||||
医保类别 | 2021版医保支付 | ||||||
医保备注 | 何首乌配方颗粒为乙类,单独使用时或全部由这些饮片组成的处方不予支付 | ||||||
性状 | 本品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皱缩不平,有浅沟,并有横长皮孔及细根痕。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浅黄棕色或浅红棕色,显粉性,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中央木部较大,有的呈木心。气微,味微苦而甘涩。 本品的配方颗粒为黄色至黄棕色颗粒;气微,味微甘而苦涩。 |
||||||
采收加工 | 秋、冬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置干燥处,防蛀贮藏。 | ||||||
性味归经 | 性微温,味苦、甘、涩。归肝、肾、心经。 | ||||||
功能主治 | 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用于疮痈,瘰疬,风疹瘙痒,久疟体虚,肠燥便秘。 |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蔓草,地下有黑褐色肥大的块根和横行的根茎。茎缠绕,绿紫色,基部木质,空心。叶互生,卵状心形。花小而繁密,绿白色。果实三棱形,黑色而光亮。8~10月开花,11月结果。 | ||||||
肝损伤 | ⑴肝毒性:
由于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发、强精骨的功效,并兼有药食同源的应用基础,所以在民间以粉末或成药及煎剂配伍其他重要形式被广泛应用。但近几年来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不良反应逐渐增多,所以有必要引起重视予以研究。综合分析该药引起的肝损伤临床特点如下: 1,从临床表现上来看,以肝细胞损伤型居多,混合型其次,肝内淤胆型最少。损伤程度与剂量和服药时间有关。 2,一般常见症状为乏力、纳差、尿黄、皮肤巩膜黄染,少数患者有恶心、厌油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3,实验室检查ALT明显升高,ALP与GGT部分病例明显升高。 4,肝损伤最早于服药后1-3天,多数在1-90天内发病。停药包干治疗有效。 |
||||||
禁忌症 | 大便清泄及有湿痰者不宜,忌铁器。 | ||||||
用药交代 | 验方: ①治疟疾:何首乌20克,甘草2克,小儿酌减。每日1剂,浓煎2小时,分3次食前服用,连用2天。[《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1964,(4):31] ②治遍身疮肿痒痛:防风、苦参、何首乌、薄荷各等分。上为粗末,每用药15克,水、酒各一半,共用一斗六升,煎十沸,热洗,于避风处睡一觉。(《外科精要》何首乌散) ③治大肠风毒,泻血不止:何首乌60克,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粥饮调下3克。(《圣惠方》) ④治自汗不止:何首乌末,津调,封脐中。(《濒湖集简方》) ⑤治破伤血出:何首乌末敷之即止。(《卫生杂志》) |
||||||
生境分布 | 生于山脚阳处、溪边、路旁及灌木丛中。分布于广东、贵州、广西、河南、江苏等地。 | ||||||
用法用量 | 内服:3~6g,煎服。 | ||||||
剂型规格 |
|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