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名称 |
乌蛇、乌风蛇、黑乌梢 |
英文名称 |
Zaocys |
是否批准注册 |
2015版药典收载 |
来源 |
本品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去内脏的干燥体。 |
基本药物 |
基药 |
医保类别 |
2021版医保支付 |
医保备注 |
单独使用时或全部由这些饮片组成的处方不予支付 |
性状 |
本品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头盘于中央,口内为多数同形细齿,上下唇鳞片近无色,上唇鳞8片。颊鳞1片,眼较大,有光泽,有一较小的眼前下鳞。头背及体背部黑褐色或绿黑色,背脊高耸呈屋脊状,习称“剑脊”,背鳞大部平滑,仅中央2~4行起棱,鳞行为偶数排列。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反卷,内呈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众多排列整齐的肋骨。尾明显细长,尾下鳞双行,气腥,味淡。 |
采收加工 |
春至秋捕捉,捉后摔死,用刀从腹部剖开,除去内脏,卷成圆盘,置于铁丝架上,用柴火熏至焦黑,取下晒一两日,干透即成。置干燥处,防霉防蛀贮藏。 |
性味归经 |
性平,味甘;无毒。归肝经。 |
功能主治 |
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涡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
形态特征 |
体长可达2米左右。头扁圆形,尾细长,眼大而不陷,有光泽。鼻孔大而椭圆,位于两鼻鳞间。吻鳞微露于头顶,鼻间鳞宽大于长,前额鳞宽大于长,外缘包于头侧,额鳞前宽后窄,略呈五角形,眼上鳞宽大。上唇鳞8枚,第4、5枚人眼;颊鳞1枚,与第2、3枚上唇鳞邻接;眼前鳞2~3枚,上缘包至头背。眶后鳞2枚,前额鳞2枚,后颞鳞2—3枚,下唇鳞10枚,前5枚与咽头鳞相接,第6枚最大。脊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背鳞14~18列,从颈后起背部中央有2~4行鳞片起棱显著,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腹鳞186~205枚,肛鳞2裂,尾下鳞101~128。尾部渐细,呈青灰色或黑褐色。 |
注意事项 |
血虚生风者慎服。 |
用药交代 |
乌梢蛇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 |
生境分布 |
生活在丘陵地带及田野间,主要以蛙类为食。无毒。分布于河南、陕西、甘肃、四川、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及广西等地。 |
用法用量 |
内服:6~12g,煎服。 |
剂型规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