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名称 | 蜜甘、蜜草、粉甘草、粉草、甜根子、甜甘草、国老、美草、红甘草 | ||||||
英文名称 | Glycyrrhizae Radix Rhizoma | ||||||
是否批准注册 | 2015版药典收载 | ||||||
来源 |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 的干燥根及根茎。 | ||||||
基本药物 | 基药 | ||||||
医保类别 | 2021版医保支付 | ||||||
性状 | 本品呈长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暗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沟纹及横长皮孔。质坚实而重,断面黄白色,有粉性,横切面形成层呈棕色环状,常有裂隙,木质部浅黄色,有时呈偏心性。根茎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心有髓。气微,味甚甜而特殊。 本品的配方颗粒为黄色至棕黄色的颗粒;气微,味甜而特异。 |
||||||
采收加工 | 秋季采挖,趁湿切去茎基、串条、枝杈、须根等,放干燥处风干。亦有将外面栓皮削去者,称为粉甘草。置通风干燥处,防蛀贮藏。 | ||||||
性味归经 | 性平,味甘。归心、胃、脾、肺经。 | ||||||
功能主治 |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缓急定痛、调和药性。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根茎圆柱状,多横走;主根甚长,粗大,外皮红棕色。茎直立,稍带木质,被白色短毛及腺鳞或腺状毛。奇数羽状复叶。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花萼钟状,花冠淡紫堇色,旗瓣大,雄蕊10枚,9枚基部连合。荚果扁平。 | ||||||
禁忌症 | 湿浊中阻而脘腹胀满、呕吐及水肿者禁服。 | ||||||
药物相互作用 | 本品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同用。 | ||||||
用药交代 | 甘草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 ⑴甘草及甘草制剂影响钾的代谢,可导致低钾血症。如果长期服用,需要监测血钾,必要时通过口服药物进行补钾,也可以通过饮食调整进行补钾。 ⑵甘草虽有甜味,但所含多聚糖对血糖没有直接影响,可以少量服用;但甘草有效成分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会间接引起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人不宜久用。 |
||||||
生境分布 | 生于向阳干燥的棕钙土及含盐分较少、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钙质草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 | ||||||
用法用量 | 内服:2~10g,煎服。 | ||||||
剂型规格 |
|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