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须
其他名称 包米须、包谷须、玉麦须、玉蜀黍蕊、棒子毛
英文名称 Stigma Maydis
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干燥花柱和柱头。
基本药物 基药
医保类别 2021版医保支付
性状 雌蕊穗腋生,为多数鞘状苞片所包。雌小穗孪生,成8~18行排列于粗壮的海绵状穗轴上。雌蕊具长丝状的花柱,长15~25cm,直径0.2~0.3cm,鲜时黄绿色、淡绿色至黄褐色,干后黄白色或浅棕色。气微,味淡。
本品的配方颗粒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气微,味微苦。
采收加工 于玉米成熟时采收,摘取花柱,晒干。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归肾、胃、肝、胆经。
功能主治 利尿,消肿,降压。用于肾炎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
形态特征 一年生高大草本,高1.5~4米。秆粗壮,直立,常不分枝,节间较长,有髓,基部各节处常有气生根,入土后,成支柱根。叶互生,叶片宽大,扁平,剑形或长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有波状皱褶,具强壮的中脉,叶鞘包秆,叶舌紧贴茎。雄花聚成开展的圆锥花序,顶生,长达40厘米,雄花序的分枝呈三棱状,每节有雄小穗2,每1雄小穗含2小花,两颖几等长,膜质,顶端尖,具纤毛,外稃均为膜质,透明;雌花序圆柱形,生于叶腋,外面包有多数鞘状苞片,雌小穗密集成纵行,排列于粗壮的穗轴上,颖阔,顶端圆形或微凹,外稃膜质,透明,子房具极长而细弱的花柱,顶端分叉,露出苞外。颖果略呈球形,成熟后超出颖片和稃片之外。花期6~8月,果期7~9月。
禁忌症 尚不明确。
用药交代 验方:
⑴治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玉米须30~60克,冬瓜子15克,赤豆30克。水煎服,每日1剂,15剂为1疗程。(《食物中药与便方》)
⑵治尿道感染:玉米须15克,金钱草45克,萆薜30克。水煎服。(《湖北中草药志》)
⑶治肾脏炎、初期肾结石:玉蜀黍须,用量不拘,煎浓汤,频服。(《贵阳市秘方验方》)
⑷治尿血:玉米须30克,荠菜花15克,白茅根18克。水煎去渣,1日2次分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⑸治高血压,伴鼻衄、吐血:玉米须、香蕉皮各30克,黄栀子9克。水煎冷却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⑹治急慢性肝炎:玉米须、太子参各30克。水煎服,每日l剂,早晚分服。有黄疸者加茵陈同煮服;慢性者加虎杖根30克同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⑺治胆石症(肝胆管及总胆管泥沙状结石,或胆道较小的结石在静止期者):玉米须、芦根各30g,茵陈15g。水煎服,每日1剂。(《全国中草药汇编》)
⑻治糖尿病:玉米须60克,薏苡仁、绿豆各30克。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现代临床应用:
⑴治疗慢性肾炎:取干燥玉米须50克,加温水6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约得300~400毫升药液,过滤后内服,每日1次或分次服完。
⑵治疗肾病综合征:每次用干玉米须60克,洗净煎服。每日早晚两次。同时服氯化钾1克,每日3次。
⑶治疗急性溶血性贫血并发血红蛋白尿:曾治疗2例食用野生植物"招鸟棒"中毒引起的本病,即以玉米须1~2两煎剂内服,2例分别于服用4小时及6小时后,尿量增加,肉眼已看不到酱油样的血尿;以后黄疸减退或消失。治疗过程中均曾同时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维生素丙及输血。据观察,玉米须不但能利尿,可能具有抗溶血、抗过敏及解毒等作用。
生境分布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性耐寒,喜向阳土质肥沃处。
用法用量 内服:15~30g,大剂量60g,水煎服,外用:适量,烧烟吸入。
剂型规格
饮片 暂无
配方颗粒 1g相当于饮片8g 暂无

实时在线
6692人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