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下珠
药品分类 中草药 > 清热中草药 > 清热解毒中草药
其他名称 珍珠草、叶下珍珠、叶后珠、十字珍珠草、夜合草、夜合珍珠、日开夜闭
英文名称 Herba Phyllanthi Urinariae
来源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L.的干燥全草。
性状 本品全草长10~40cm。根黄白色,须根多数。茎圆柱形,有分枝;基部老茎灰褐色;幼枝灰褐色至棕褐色,有翅状锐棱,质脆,断面中空。叶互生,灰绿色,呈长椭圆形,先端斜或有小凸尖,基部偏斜,两面无毛,几无柄。生于叶背之下的小花已干,有的带有类似珍珠状的小果。气微香,叶味微苦。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拔取全草,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 性寒,味微苦。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泻,平肝明目。用于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肠炎、痢疾、小儿疳积、眼角膜炎、黄疸型肝炎;外用治青竹蛇咬伤。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茎直立,通常带紫红色。单叶互生,二列,形似复叶,长椭圆形,长0.5~1.5厘米,宽0.2~0.5厘米,顶端钝或有小尖头,基部圆形,偏斜,背面灰白色,两面无毛;叶柄短,近于无柄;托叶小,披针形。雄花2~3朵,簇生于叶腋,萼片6。蒴果无柄,叶下二列着生,近圆形,赤褐色,表面有小鳞状凸起物;种子灰褐色。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禁忌症 尚不明确。
用药交代 验方:
⑴治疗肠炎腹泻及细菌性痢疾,可单用本品一两(50克),煎服;也可配合老鹳草一两(50克)同用。
⑵在治疗夜盲症时,可用鲜草一两至二两(50~100克),加鸭肝2~3个同炖汤,熟后食鸭肝及汤。
生境分布 生于旷野草地、旱田、林缘或村边荒地。分布于广东、台湾、福建、江西、广西、云南等地。
用法用量 内服:15~30g(水肿可用至60~90g),煎服;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伤口周围。
剂型规格

实时在线
12766人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