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名称 | 米口袋、米布袋、地丁、痒痒草、猫耳朵草、萝卜地丁 |
英文名称 | Herba Gueldenstaedtiae |
来源 | 本品为豆科植物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multiflora Bunge的干燥带根全草。 |
性状 | 本品为不规则的段,根、茎、叶、花、果混合。根圆柱形,直径0.3~0.8cm,红棕色或灰黄色,切面黄白色,边缘绵毛状。茎细,灰绿色,有茸毛叶。多皱缩,破碎,完整小叶片展平后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灰绿色,有茸毛,蝶形花冠紫色。英果圆柱形,棕色,有茸毛。气微,味淡,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
采收加工 |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扎把晒干。 |
性味归经 | 性寒,味甘、苦。归心、肝经。 |
功能主治 |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痈肿疔疮,丹毒,肠痈,瘰疬,毒虫咬伤,黄疸,肠炎,痢疾。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根圆锥状。茎缩短,在根茎丛生。托叶三角形,具有长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1~21,椭圆形、卵圆或长椭圆形,长6~22毫米,宽3~6毫米;伞形花序有花4~6朵;花萼钟状,上面2萼齿较大,与花梗均被有长柔毛;花冠紫色,旗瓣卵形,长约13毫米,翼瓣长约10毫米,龙骨瓣短,长5~6毫米;雄蕊10,二体;子房圆筒状,花柱内卷。荚果圆筒状,无假隔膜,长17~22毫米。种子肾形,具凹点,有光泽。花期4月,果期5~6月。 |
禁忌症 | 尚不明确。 |
用药交代 | 验方: ⑴治肠痈(慢性阑尾炎):地丁60克,红藤60克,水煎,每日服2次。(《吉林中草药》) ⑵治急性脓肿,疔疮:板蓝根30克,地丁、金银花、大青叶、蒲公英各15克。水煎,每日服3次。外用鲜地丁,捣烂敷患处。(《吉林中草药》) ⑶治疔毒:地丁30克,甘草9克,明矾3克。水煎,黄酒为引,每日服2次。(《吉林中草药》) ⑷治烫火伤:地丁研末,香油调涂患处。(《吉林中草药》) ⑸治急性传染性肝炎:地丁30克。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 ⑹治指头感染:地丁、野菊花各30克。水煎服。(《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
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草地或路旁。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地。 |
用法用量 | 内服:6~30g,煎服。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
剂型规格 |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