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大灾之后有大疫”,但现在各级政府都特别重视对灾后传染性疾病防范,一般不用担心出现重大疫情。经历了一场大的洪灾,不但给人们带来生命和财产损失,同时也带来一些多见多发的疾病,如肠炎、红眼病、烂裤裆、烂脚丫等。这些疾病的危害可能并不亚于洪水本身,如果不注意防治,照样能严重危害人们健康,但只要及时科学用药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肠炎(主要是细菌性痢疾)
洪灾可使环境卫生条件恶化,从而引发肠炎等消化道疾病。具体原因很多,包括饮食不洁,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或受细菌、病毒感染的食物等。得了肠炎后每天腹泻可数次甚至二十多次,伴腹痛、呕吐,有的病人还发烧。
用药指导:可服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诺氟沙星(氟哌酸)、吡哌酸、呋喃唑酮和黄连素等,但要注意服用复方新诺明首次加倍,以迅速提高药效。服药期间要多饮水,以防尿路结晶。个别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孕妇和哺乳妇选用黄连素相对较安全。小儿可以选用黄连素、庆大霉素口服,最好不要选用诺氟沙星类和呋喃唑酮类药物。
“红眼病”
“红眼病”是急性结膜炎的俗称,大部分是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结膜造成。在洪灾期间或洪灾过后,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如果再不注意个人卫生,红眼病就更容易蔓延。
用药指导:白天可用氯霉素滴眼剂、新霉素滴眼剂、利福平滴眼剂、庆大霉素滴眼剂、磺胺醋酰钠滴眼剂等滴眼,都很有效。一般患眼每次滴1~2滴,一日4~6次。晚上可涂用眼膏(如金霉素眼膏、红霉素眼膏),或每天涂用两次。夜间涂眼膏既可控制感染,又可避免眼屎粘住眼皮。
“烂裤裆”
在抗洪救灾时,下身长时间浸泡在污泥浊水中,下腹、股内侧、外生殖器、会阴及臀部等处皮肤会发胀松软,发白起皱,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水疮,重者皮肤剥离、糜烂,甚至溃疡,伴有程度不等的痒、痛感,外阴也可有水肿,俗称为“烂裤裆”。
用药指导:轻症患者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洗净患处,然后扑干燥炉甘石粉。亦可用中药枯矾粉或除湿散外涂。糜烂时,可用10%~15%明矾溶液或3%~5%食盐溶液洗净,再涂炉甘石粉或40%氧化锌油。亦可用鲜旱莲草、鲜马齿苋捣烂外敷。有继发感染时,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后,再用棉花球吸干,涂以10%硼酸软膏。感染严重时,应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选用抗菌药物。
“烂脚丫”
下肢长时间浸泡在污泥浊水中,皮肤经常受到擦伤,破损的伤口长时间浸没在洪水中,趾缝间易浸渍发白、肿胀、破溃、糜烂,甚至皮肤剥离,伴有瘙痒,俗称为“烂脚丫”。感染严重时,还有畏寒、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少数抵抗力差的人会发展成败血症。
用药指导: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浅表性皮肤创伤可用炉甘石粉或5%的明矾炉甘石粉涂擦,也可用10%~15%明矾溶液或3%~5%食盐溶液泡脚。感染严重时,应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选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