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种名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2019年版)
- 专科:骨科
- 疾病编码(ICD_10):ICD-10:M41.101
- 病种名称拼音首字母:qsntfxjzct
- 备注:行侧凸后路矫形术(ICD-9-CM-3:81.05/81.07/81.08)
- 适用医院:各级各类医院
- 公示年份:2019
- 选择用药: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MRSA感染高发医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去甲)万古霉素。
2.静脉输注应在皮肤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万古霉素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2小时开始给药;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时术前给药1次即可。如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ml,术中应追加1次。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建议使用氨甲环酸以减少出血;必要时使用激素(甲强龙、地塞米松)。
4.术后用药:
⑴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MRSA感染高发医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去甲)万古霉素;
⑵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中华骨科杂志》.2008年1月.28卷.1期);
⑶术后必要时使用激素:地塞米松、甲强龙等;
⑷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使用预防并发症的药物。
- 临床路径:查看
在线5604人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