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试着上网输入关键字“聪明药”,果真搜到了一万多条与之相关的信息;再输入关键字“聪明药购买”,更是搜到了高达六万多条类似信息。随意点开之后可看到很多商家都宣称他们提供的“聪明药”能够提高智力,提高记忆力,集中注意力,让人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成倍增加小孩的学习效率等等具有诱惑力的宣传内容。
那么这些所谓的“聪明药”到底是些什么东西?真的如商家宣传的有着神奇效果吗?
湖南药事服务网的药师通过调查发现,网上搜索的结果中提到的所谓 “聪明药”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草本药物保健品,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药”,大多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另一种就是咨询者提到的“聪明药”,其实是苯丙胺、甲基苯丙胺、苯哌啶醋酸甲酯、莫达非尼等化学药物。对这些个拗口的名称大家可能很陌生,但是如果把它们换成“摇头丸”、“冰毒”、“提神丸”、“麻古”等这些名字,估计大家就很熟悉了,哦,这不都是些毒品吗!没错,它们确实是毒品的主要成分,或是由这些毒品成分通过合成而来的。临床上如果在严格控制剂量的情况下,由药师或医师指导下合理应用,它们都是治疗某些疾病的良药。
在药物的大家庭中有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称之为精神兴奋药,可以用于治疗小孩注意缺陷性多动障碍症(ADHD)、抑郁症、发作性睡病、睡眠异常增多及嗜睡症等疾病。例如苯丙胺(也称为安非他明)、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是第一代用于治疗ADHD的药物;苯哌啶醋酸甲酯(也称为利他林)是第二代用于治疗ADHD药物,亦可用于抑郁症患者,提高情绪,振奋精神,还可以治疗困倦和嗜睡症;而莫达非尼主要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睡眠异常增多及嗜睡症。
这些药物有着几乎相同的药理作用,通过影响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多巴胺和/或去甲肾上腺素两种神经递质的生成和代谢,人为干扰神经递质的产生和消除,抑制了人体神经系统自身的调节功能,造成人体对外源性物质的依耐,也就是成瘾性(难以戒断的身体依赖性),同时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脏疾病和血压问题。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能通过自身的生理调节,维持神经递质的合理水平,维持人体兴奋-困倦、注意力集中-分散、睡眠-觉醒状态相对平衡。而神经递质在人体内产生和消除以及浓度的变化与情绪、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密切相关,这就是为什么学习优秀的孩子学习时总能保持注意力集中,反应敏捷,记忆力强大的原因,因此老师和医生都强调要给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实验证实,“聪明药”确实可以纠正如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习惯,因此对有这些不良习惯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些作用的。这就是说“聪明药”并不是使人变聪明了,也不是改善了人的智力,而是通过人为干预人体内神经递质的平衡,强制提高人们的注意力,使人产生“不困不累”的感觉。
科学家Mohamed说:“我们的研究表明,当一项任务要求即时反应时,精神兴奋药会增加状态极差之人的反应和认知能力,但会损害状态极佳之人的反应和认知能力。”也就是说健康的人服用精神兴奋药不但达不到变聪明的效果,有可能吃傻了。
新州大学曼萨诺博士对澳大利亚的1700多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学生们使用“聪明药”的现象令人担忧,学生们不计后果地使用药物来达到他们需要的状态,会对身体带来危险,最终将他们击垮。事实上,学生原本可以不用药物来做任何事。
长期使用所谓的“聪明药”后果很严重,一是会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难以戒断的成瘾性;二是对于一些初次使用的人来说,也会引起恶心、心慌、口干、食欲下降、失眠、易激惹、自杀倾向等不良反应,甚至有心动过速,导致猝死的可能。
因此世界各国对所谓的“聪明药”都严格管制,美国缉毒局把苯丙胺、利他林列为二类控制物质;中国则是按一类精神药严格管理。莫达非尼由于成瘾性很小,暂未被列入精神药管理,但也是处方药,长期应用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为了保证这些药品的使用安全,国家规定了严格的适应证,不允许超适应症使用,只能通过医师采用DSM-IV诊断标准作出明确诊断的患者才能由执业医师开具处方购买使用,私人买卖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按贩毒罪入刑。
家长们朋友们千万不要轻信商家不负责任的宣传,不要让所谓的“聪明药”伤害到孩子的身体,耽误了孩子的前程。比起想办法找到“聪明药”,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踏踏实实的学习。勤奋和坚持是成功的不二法门,学习没有捷径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