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 Olverembatinib | |||||||
其他名称 | 耐克替尼、奥瑞巴替尼、耐立克 | |||||||
基本药物 | 非基药 | |||||||
医保类别 | 医保(乙) | |||||||
医保备注 | 2023版,协议期谈判药品,片剂并限T315I突变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或加速期的成年患者。协议期:2023年3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 |||||||
处方或非处方药 | 处方药 | |||||||
性状 |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圆形片。 | |||||||
贮存条件 | 遮光,密封,不超过25‘C保存。 | |||||||
适应证 | 用于治疗任何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并采用经充分验证的检测方法诊断为伴有T315I突变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或加速期的成年患者。 | |||||||
药理作用 | 奥雷巴替尼是小分子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有效抑制Bcr-Abl酪氨酸激酶野生型及多种突变型的活性,可抑制Bcr-Abl酪氨酸激酶及下游蛋白STAT5和Crkl的磷酸化,阻断下游通路活化,诱导Bcr-Abl阳性、Bcr-Abl T315I突变型细胞株的细胞周期阻滞和调亡。是口服第三代BCR-ABL抑制剂,对BCR-ABL以及包括T315I突变在内的多种BCR-ABL突变体有突出效果。 该品种是国内首个获批伴有T315I突变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适应症的药品,为因T315I突变导致耐药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 |
|||||||
不良反应 | 最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事件(大部分为1或2级)是皮肤色素沉着(86.1%);3级或以上的非血液学不良事件包括高甘油三酯血症(10.9%)、发热(6.9%)和蛋白尿(5.0%);最常见的与治疗相关的血液学不良事件包括血小板计数减少(77.2%),其中51.5%为≥3级不良事件;白细胞计数减少(23%),其中21%为≥3级不良事件;贫血(46%),其中17%为≥3级不良事件。 | |||||||
肝损伤 | 如果患者γ-GGT、ALT或AST>正常上限2.5倍,建议暂缓用药,待相关指标降至正常值时再进行首次药物服用。在用药过程中应至少每四周检测一次肝功能相关指标,如果出现>3级肝功能指标异常,需暂停用药,进行对症治疗,增加肝功能指标检查频率,直至不良反应缓解至1级或用药前水平。 | |||||||
禁忌症 | 对本品活性成份或任何辅料过敏者禁用。 | |||||||
注意事项 | ⑴在使用本品治疗期间以及末次给药后4个月内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有生育能力的男性在本品治疗期间以及末次给药后4个月内本人或性伴侣也应该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服用本药物的男性患者的性伴侣也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⑵本品具有生殖毒性,但尚无妊娠女性使用本品的数据。孕妇除非经医生评估获益大于风险,否则妊娠期间不应使用本品。 ⑶建议哺乳妇在接受本品治疗期间以及末次给药后至少7天内不进行母乳喂养。 ⑷尚未确定本品在18岁以下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⑸对老年患者无需因为年龄因素进行剂量调整。但由于老年患者用药情况比较复杂,建议用药过程中谨慎观察导致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 |
|||||||
药物相互作用 | ⑴与CYP3A4强效抑制剂伊曲康唑合并用药后,奥雷巴替尼的Cmx和AUC分别升高76%和159%。基于PBPK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奥雷巴替尼与CYP3A4强效抑制剂联用后AUC增加139%,与CYP3A4中效抑制剂联用后AUC增加80%-139%,与CYP3A4弱效抑制剂联用后AUC增加8%。因此,奥雷巴替尼应尽量避免与CYP3A4中效或强效抑制剂同时使用。 ⑵与CYP3A4强效诱导剂利福平合并用药后,奧雷巴替尼的Cmx和AUC分别降低61%和75%。基于PBPK模型预测结果显示,与CYP3A4中效或强效诱导剂联用后,奧雷巴替尼AUC降低44%-71%。因此,奥雷巴替尼应尽量避免与CYP3A4中效或强效诱导剂同时使用。 ⑶奧雷巴替尼呈现pH依赖的溶解特性,因此与抑制胃酸药物联用可能影响奥雷巴替尼暴露量,应避免合用抑制胃酸药物。 |
|||||||
用法与用量 | 口服:推荐剂量为一次40mg,隔天给药1次(每两日1次),随餐服用,28天为一个周期。持续至疾病进展或患者不再耐受该治疗。 可以在一日当中的任何时间服用,但建议大致固定在同一个时间。如果漏服本品一次,则应在4小时内补服本品,如超过4小时,则不再补服。如给药后出现呕吐,不应补服本品。片剂不得压碎或切割,必须整片吞服。 |
|||||||
剂型与规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