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 Lanatoside C | |||||||
其他名称 | 毛花苷C、毛花洋地黄苷、Deslanoside | |||||||
基本药物 | 非基药 | |||||||
医保备注 | 2020年调出医保目录 | |||||||
处方或非处方药 | 处方药(Rx) | |||||||
妊娠期用药方式 | 口服给药 | |||||||
妊娠期用药安全分级 | C | |||||||
性状 | 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吸湿性,无臭。不溶于水,略溶于乙醇,易溶于甲醇、二氧六环、吡啶。熔点240℃(分解)。 | |||||||
贮存条件 | 避光、密闭保存。 | |||||||
适应证 | 1.适用于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2.亦可用于控制伴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室率。 | |||||||
药理作用 | ⑴药效学:本品属洋地黄类强心药,是由毛花洋地黄中提取的一种速效强心苷。本品作用同地高辛,较洋地黄、地高辛快,但比毒毛花苷K稍慢,排泄较快,蓄积较小。 ⑵药动学:本品口服后2小时见效,作用持续3~6天;在胃肠道内不像洋地黄毒苷那样吸收完全,只能不规则吸收剂量的10%。本品与去乙酰毛花苷相似,一般用于静脉注射,5~30分钟起效,作用维持2~4天。本品的代谢物为地高辛和异羟洋地黄毒苷元的衍生物。大鼠静脉注射后,绝大部分在胆汁中排泄,约70%以原形排出,只有少量在最初24小时内出现在尿中。其治疗量和中毒量差距要比其他洋地黄苷类大得多,致死量可能是其维持量的20~50倍。 |
|||||||
不良反应 | 参阅地高辛。 | |||||||
禁忌症 | 参阅地高辛。 | |||||||
注意事项 | 本品过量时可有恶心、食欲不振、头痛、心动过缓、黄视等。参阅地高辛。 | |||||||
药物相互作用 | 参阅地高辛。 | |||||||
配伍禁忌 | ⑴不宜与酸、碱类药物配伍。 ⑵禁止与钙盐注射剂合用。 ⑶不推荐本品与其他药物混合在同一容器中或在同一静脉通道内给药。 |
|||||||
输液调配 | 一次0.2~0.8mg用5%葡萄糖注射液10ml稀释。新鲜调配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 |||||||
给药说明 | 参阅地高辛。 | |||||||
用法与用量 | 静脉注射。成人剂量:首次0.4~0.6mg,用5%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后缓慢注射,需要时,可间隔2~4小时再给0.2mg;维持量为一次0.2~0.4mg,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一日1次或每12小时1次。 | |||||||
剂型与规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