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
Pterocephali Herba |
其他名称 |
棒子头、狮子草 |
是否批准注册 |
2015版药典收载 |
来源 |
本品系藏族习用药材。为川续断科植物匙叶翼首草Pterocephalus hookeri(C.B.Clarke)Hoeck的干燥全草。 |
性状 |
本品根呈类圆形,长5~20cm,直径0.8~2.5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具扭曲的纵皱纹和黄白色点状须根痕,外皮易脱落,顶端常有数个麻花状扭曲的根茎丛生,有的上部密被褐色叶柄残基。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木部白色。叶基生,灰绿色,多破碎,完整叶片长披针形至长椭圆形,全缘,基部常羽浅裂至中裂,两面均被粗毛。花茎被毛,头状花序近球形,直径0.8~2.5cm,花白色至淡黄色,萼片为羽毛状,多数。气微,味苦。 |
采收加工 |
夏末秋初采挖,除去杂质,阴干。置通风干燥处贮藏。 |
性味归经 |
性苦,味寒;有小毒。归经无。 |
功能主治 |
解毒除瘟,清热止痢,祛风通痹。用于外感发热、热病烦躁、泄泻痢疾、负湿热痹。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白色柔毛。根粗壮,圆柱形,径1.5~2.5厘米。叶全部基生,成莲座状,匙形或线状匙形,长5~18厘米,基部渐窄成翅状柄,全缘或一回羽状深裂,裂片3~5对,顶裂片大,披针形,下面中脉明显,白色,上部疏被白色糙伏毛。花葶高10~40厘米,被白色贴伏毛或伸展长柔毛,头状花序单生葶顶,球形,径3~4厘米,总苞苞片2~3层,外层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被毛,边缘密被长柔毛。花冠筒状漏斗形,黄白或淡紫色,长1~1.2厘米,外面被长柔毛,5浅裂,裂片钝,雄蕊4,稍出冠筒,花柱伸出冠筒,柱头扁球形。瘦果倒卵圆形,长3~5毫米,成熟时淡棕色,具8纵棱,疏生贴伏毛。花果期7~10月。 |
禁忌症 |
尚不明确。 |
生境分布 |
生于海拔1800~4800米的山野草地、高同草甸或耕地附近。主产于云南、四川、西藏及青海。 |
用法与用量 |
内服:1~3g,煎服。 |
剂型与规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