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
Gendarussa vulgaris Nees |
其他名称 |
接骨草、四季花、小还魂、百节芒、小叶金不换、小驳骨、小接骨草、驳骨消、驳骨草、骨碎草、大力王、长生木、尖尾峰、接骨筒、细骨风、白及草 |
是否批准注册 |
2015版药典收载 |
来源 |
本品为爵床科植物小驳骨Gen-darussa vulgaris 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 |
医保类别 |
2021版医保支付 |
性状 |
本品茎呈圆柱形,多分枝,小枝有四棱线,节处膨大,嫩枝绿色。叶多皱缩,完整叶片狭披针形或披针状线形,长4-14cm,宽1-2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青绿色,下面黄绿色,光亮;中脉粗大,与侧脉均呈深紫色,或有时侧脉半透明。气微,味淡。 |
采收加工 |
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干品置干燥处贮藏。 |
性味归经 |
性温,味辛。归肝、肾经。 |
功能主治 |
祛瘀止痛,续筋接骨。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风湿痹痛,血瘀经闭,月经不调,产后腹痛。 |
形态特征 |
常绿小灌木,高1~2米。茎直立,茎节膨大,青褐色或紫绿色。枝条对生,无毛。单叶,叶片披针形,长6~11cm,宽1~2cm。先端尖,基部狭,边缘全缘,两面均无毛。叶柄短。春夏开花,花白色带淡紫色斑点。排成花序生于枝顶或上部叶腋,长2~5cm,粗1~2cm。苞片钻状,披针形,长约2mm。花萼五裂,裂片条状披针形,与苞片同生有黏毛。花冠二唇形,长15~17cm。雄蕊2枚。夏季结果,果实棒状,长约12mm。 |
注意事项 |
孕妇慎用。 |
生境分布 |
生于村旁或路边的灌丛中,赤有栽培。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
用法与用量 |
内服:15~30g,煎服;或研末;或泡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衍;或煎汤熏洗。 |
剂型与规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