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
Bungarus Parvus |
其他名称 |
金钱蛇、小白花蛇、寸白蛇、过基峡、白节黑、银甲带、银包铁 |
是否批准注册 |
2015版药典收载 |
来源 |
本品为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幼蛇去除内脏的干燥体。 |
基本药物 |
基药 |
医保类别 |
2021版医保支付 |
医保备注 |
单独使用时或全部由这些饮片组成的处方不予支付 |
性状 |
本品呈圆盘状,盘径3~6cm,蛇体直径0.2~0.4cm。头盘在中间,尾细,常纳口内。背部黑色或灰黑色,微有光泽,有45~58个宽1~2鳞的白色环纹,与宽3~5鳞的黑鳞黑白相间,并有1条显著突起的脊棱。脊棱鳞片较大,呈六角形;背鳞细密,通身15行;尾部鳞片单行。气微腥,味微咸。 |
采收加工 |
夏、秋捕捉,剖开蛇腹,除去内脏,擦净血迹,用乙醇浸泡处理后,盘成圆形,用竹签固定,干燥。置干燥处,防霉防蛀贮藏。 |
性味归经 |
性温,味甘、咸;有毒。归肝经。 |
功能主治 |
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涡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
形态特征 |
成蛇伞长1米左右。头部椭圆形,稍大于颈;有前沟牙。体较细长,尾末端尖细。头部体背黑色或黑褐色,躯干及尾背面每隔3鳞或3鳞半有宽1~2鳞的白色横纹。体鳞光滑,通体15行,背部中央1列鳞片特别大,呈六角形。腹部白色,略有灰黑色小斑点。 |
禁忌症 |
有毒,阴虚血少及内热生风者禁服。 |
生境分布 |
栖息于平原及山脚多水处。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
用法与用量 |
内服:2~5g,煎服。研末吞服1~1.5g |
剂型与规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