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
Hyoscyami semen |
其他名称 |
莨菪子、牙痛子、莨茸子 |
是否批准注册 |
2015版药典收载 |
来源 |
本品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niger L.的种子。 |
基本药物 |
基药 |
医保类别 |
2021版医保支付 |
性状 |
本品种子略呈肾形或卵圆形,稍扁,直径约1毫米,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有隆起的细密网纹,略尖的一端有点状种脐。纵剖面可见胚弯曲,子叶2枚,胚根明显。气无,味微辛。 |
采收加工 |
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割下地上部或拔起全植物,晒干,打下种子,洗净,除去杂质,晒干。置通风干燥处贮藏。 |
性味归经 |
性温,味苦、辛;有大毒。归心、肝、胃经。 |
功能主治 |
解痉止痛,平喘,安神。用于胃脘挛痛,喘咳,癫狂。 |
形态特征 |
二年生草本,高达1米,全株被黏性的腺毛。根粗壮,肉质,直径2~3厘米。一年生植株的茎极短,茎基部有莲座状叶丛。二年生植株的茎伸长并分枝,茎生叶互生,无叶柄,基部半抱茎,叶片卵形至长圆形,长4~10厘米,宽2~6厘米,先端钝或渐尖,边缘常羽状浅裂或深裂。花在茎中部以上单生于叶腋,通常偏向一侧,近无梗或仅有极短的梗,花萼筒状,5浅裂,花后增大成壶状,花冠钟状,黄色而有紫堇色网纹,雄蕊5枚,插生在花冠筒的近中部,稍伸出花冠外,子房2室,柱头头状,2浅裂。蒴果藏在宿存的萼内,长卵圆形,成熟时盖裂。种子小,近圆盘形,有多数网状凹穴。 |
禁忌症 |
心脏病、心动过速、青光眼患者及孕妇禁用。 |
注意事项 |
有大毒,内服宜慎。含有毒性成分天仙子胺及天仙子碱,一般服10mg可中毒,80mg可致死亡。中毒症状为呼吸困难,口干,抽搐,瞳孔散大。 |
用药交代 |
本品有大毒,内服用量不可过大,不可多服久服。 |
生境分布 |
生于村边、田野、路旁、宅旁等处;有栽培。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 |
用法与用量 |
内服:0.06~0.6g,研末服。外用:适量,煎水外洗或研末调敷。 |
剂型与规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