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
Moschus |
其他名称 |
脐香、麝脐香 |
是否批准注册 |
2015版药典收载 |
来源 |
本品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ls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
基本药物 |
基药 |
医保备注 |
单方或复方均不支付费用 |
性状 |
毛壳麝香呈类球形或扁球形。开口面的皮革质,棕褐色,密生白或灰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囊孔排列。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色皮膜。剖开内含颗粒状、粉末状麝香仁。麝香仁呈颗粒状者称“当门子”,紫黑色,油润光亮。气香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苦带咸。 |
采收加工 |
野生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猎后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剖开香囊,除去囊壳,习称“麝香仁”。家养麝直接从香囊中取出麝香仁,阴干或密闭干燥。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遮光,防潮防蛀贮藏。 |
性味归经 |
性温,味辛。归心、脾经。 |
功能主治 |
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经闭,癥瘕,难产死胎,心腹暴痛,痈肿瘰疬,咽喉肿痛,跌扑损伤,痹痛麻木。 |
形态特征 |
形似鹿而小,体长65~95厘米,尾短。被毛粗硬,曲折如波浪状,易折断。雌雄均无角。眼圆大,耳长大。四肢细长,后肢长于前肢。全身毛色均匀,深棕色,背部有明显的肉桂色斑点,排列成四五纵行,腰部和臀部两侧斑点比较明显。雄性上犬齿露出唇外,腹面脐部有卵圆形的香囊,囊内为红褐色的粒状或胶状分泌物。 |
肾损伤 |
已有文献报道可能导致肾损伤。 |
禁忌症 |
虚脱证禁用;本品无论内服或外用均能堕胎,故孕妇禁用。 |
生境分布 |
栖息于多岩石山地中下部的针、阔叶混交林或针叶林中。分布于四川、甘肃、陕西、湖北、贵州。 |
用法与用量 |
内服:0.03~0.1g,多入丸、散,外用:适量。 |
剂型与规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