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
FRITILARIAE HUPEHENSIS BULBUS |
其他名称 |
板贝、窑贝 |
是否批准注册 |
2015版药典收载 |
来源 |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湖北贝母 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的干燥鳞茎。 |
医保类别 |
2021版医保支付 |
性状 |
本品呈扁圆球形,高0.8~2.2cm,直径0.8~3.5cm,表面类白色至淡棕色。外层鳞叶2瓣,肥厚,略呈肾形,或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顶端闭合或开裂。内有鳞叶2~6枚及干缩的残茎。内表面淡黄色至类白色,基部凹陷呈窝状,残留有淡棕色表皮及少数须根。单瓣鳞叶呈元宝状,长2.5~3.2cm,直径1.8~2cm。质脆,断面类白色,富粉性。气微,味苦。 |
采收加工 |
夏初植株枯萎后采挖,用石灰水浸泡,硫黄熏;或清水浸泡,干燥。置通风干燥处,防蛀贮藏。 |
性味归经 |
性凉,味微苦。归肺、心经。 |
功能主治 |
清热化痰,止咳,散结。用于热痰咳嗽,痰核瘰疬,痈肿疮毒。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6~50cm。鳞茎由2枚鳞片组成,直径1.5~3cm。叶3~7枚轮生,中间常兼有对生或散生,矩圆状披针形,先端不卷曲或多少弯曲。花1~4朵,紫色,有黄色小方格;叶状苞片通常3枚,极少为4枚,花梗长1~2cm;花被片长4.2~4.5cm,宽1.5~1.8cm,外花被片稍狭些,蜜腺窝在背面稍凸出。蒴果2~2.5cm,宽2.5~3cm,棱上的翅宽4~7mm。花期4月,果期5~6月。 |
药物相互作用 |
本品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
生境分布 |
系栽培。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
用法与用量 |
内服:3~9g,煎服;或研粉冲服。 |
剂型与规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