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 Thin Evodia Twig and Leaf |
其他名称 | 三丫苦、三桠苦、三叉虎、小黄散、鸡骨树、三枝枪 |
来源 | 本品为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三叉苦Evodia lepta (Spreng.)Merr.,的干燥根、茎及叶。 |
基本药物 | 基药 |
性状 | 本品根茎或叶多已切成碎块。茎皮表面灰青色,间有白皮斑,皮部易脱落,木部白色,致密细结。茎枝断面中央有白色的髓,具油臆(哈喇、败油)气,味苦。完整叶片展平后呈3出指状复叶,具长柄;小叶纸质,先端长尖,基部渐窄下延成小叶柄,全缘或不规则微波状,叶上表面黄绿色,光滑,可见小油点,叶下表面颜色较浅。揉之有香气,味极苦。 |
采收加工 | 全年可采,根、茎洗净,切片晒干备用;叶阴干备用。 |
性味归经 | 性寒,味苦。归肝、肺、胃经。 |
功能主治 | 清热解毒,行气止痛、燥湿止痒。用于热病高热不退,咽喉肿痛,热毒疮肿、风湿痹痛,湿火骨痛,毒蛇咬伤,胃热痛,跌打肿痛。外用治肤湿热疮、皮肤瘙痒、痔疮。 |
形态特征 |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米,全株味苦。树皮灰白色或青灰色,光滑,有淡黄色的皮孔。茎粗大,多分枝。3小叶复叶对生,叶柄长3~18厘米;小叶纸质,矩圆状披针形,长6~12厘米,宽2~6厘米,先端长尖,基部渐窄而成一短柄,全缘或不规则浅波状,有腺点,两面光滑无毛。夏季开黄白色小花,花梗纤细,伞房状圆锥花序腋生,有近对生而扩展的枝。花单性,4数,花瓣有腺点;雄花的雄蕊较花瓣长,退化子房短小;雌花子房密被毛,退化雄蕊较花瓣短。蓇葖果2~3,顶端无喙,外果皮暗黄褐色至红褐色,半透明,有腺点。种子卵状球形,黑色。 |
禁忌症 | 尚不明确。 |
注意事项 | 脾胃虚寒者慎用。 |
用药交代 | 验方 ⑴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三叉苦4斤,野菊花、金银花各3斤,加水100斤,煎至60斤,供100人口服,每日1次,连用3~5天。 ⑵感冒高热、流行性感冒:三叉苦根或茎、鸭脚木根或茎各1斤,加水煎取3000毫升,过滤,浓缩至1000毫升。每服60毫升,每日1~2次。 ⑶外阴瘙痒:三叉苦叶、鸭脚木叶、榕树须(气根)、乌桕叶各1两,薄荷叶5钱,煎水洗患处。 ⑷痈疖肿毒:三叉苦叶2份,山大颜叶1份,了哥王根皮、叶1份,马交儿根1份,捣烂,用45%乙醇浸透,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重症同时配服清热解毒的中草药。 ⑸治虫蛇咬伤,疖肿,跌打,扭伤:三丫苦鲜叶捣烂外敷。(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生境分布 | 生于村边、溪边及低山、丘陵灌丛中,或山沟疏林中。分布于我国南部各省区。 |
用法与用量 | 内服:15~30g,煎服,或研粉入丸散。外用鲜叶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 |
剂型与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