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名称 | 吐血草、箭头草、救命王、金不换、红筋大黄、野蒿荬、广角、铁蒲扇、大晕药、包金莲、止血草、牛大黄、土三七、血当归、萝卜奇、血三七、癣药、化血莲 |
来源 | 本品为蓼科酸模属植物土大黄Rumex madaio Makino[R. daiwoo Makino],以根和叶入药。 |
基本药物 | 基药 |
性状 | 本品根茎粗短,直径约3cm,有少数分枝,顶端有茎基与叶基残余呈棕色鳞片状及须毛纤维状,有的具侧芽及须状根,并有少数横纹。根粗长圆锥形,长约17cm,直径达1.8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上段具横纹,其下具多数纵皱纹,散有横长皮孔样疤痕及点状须根痕。质硬,断面黄色,可见棕色形成层环及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稍苦。 |
采收加工 | 9~10月采挖其根,除去泥土及杂质,洗净切片,晾干或鲜用。 |
性味归经 | 性凉,味苦、辛。归肺、脾、大肠经。 |
功能主治 |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瘀消肿,通便,杀虫。用于肺痨咳血,肺痛,吐血;瘀滞腹痛;跌打损伤;大便秘结;痄腮;痈疮肿毒;烫伤;疥癣;湿疹。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根肥厚且大,黄色。茎粗壮直立,高约1m。根生叶大,有长柄;托叶膜质;叶片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茎生叶互生,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椭圆形,茎上部叶渐小,变为苞叶圆锥花序,花小,紫绿色至绿色,两性,轮生而作疏总状排列;花被片6,淡绿色,2轮,宿存,外轮3片披针形,内轮3片,随果增 大为果被,缘有牙齿,背中肋上有瘤状突起;雄蕊6;子房1室,具棱,花柱3,柱头毛状。瘦果卵形,具3棱,茶褐色。种子1粒。花果期5~7月。 |
禁忌症 | 尚不明确。 |
用药交代 | 验方: ⑴治痨伤吐血:金不换鲜根连叶七钱至一两,百合三钱,冰糖一两。水煎服。(《中医药实验研究》) ⑵治咳嗽吐血,跌打受伤吐血:金不换五至七钱,和精猪肉切细,做成肉饼,隔水蒸熟食之。(《中医药实验研究》) ⑶治肺痈:金不换草根一两,捣汁酒煎服三次,(《百草镜》) ⑷治腮腺炎:鲜土大黄根、鲜天葵根各适量,酒糟少许,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⑸治皮炎,湿疹:土大黄适量,煎水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⑹治癣癞:土大黄根以石灰水浸二小时,用醋磨搽。(《湖南药物志》) ⑺治肿毒初起:金不换草,根叶不拘,五钱。捣碎,陈酒煎服。(《百草镜》) ⑻治脚肿烂及小儿清水疮:土大黄根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⑼治大便秘结:土大黄根一至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⑽治小腹瘀痛:土大黄根9~15g。酒水各半,煎服。(《海南药物志》) ⑾治汤火伤:土大黄根适量,研末。麻油调敷伤处。(《江西草药》) |
生境分布 | 生于原野山坡边。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地。 |
用法与用量 |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磨汁涂。 |
剂型与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