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 Teprotumumab N01 | |||||||
其他名称 | 信必敏 | |||||||
基本药物 | 非基药 | |||||||
医保类别 | 非医保(新上市) | |||||||
处方或非处方药 | 处方药 | |||||||
性状 | 本品为澄清至微乳光,无色至微黄色液体。 | |||||||
贮存条件 | 2℃~8℃避光保存和运输。 | |||||||
适应证 | 用于治疗甲状腺眼病(TED)。 | |||||||
药理作用 | 替妥尤单抗N01是靶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单克隆抗体,与IGF-1R结合并阻断其活化和信号传导。在甲状腺眼病患者中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本品采用静脉输注给药方式,血清浓度自输注开始逐渐上升,输注结束后达峰,之后缓慢降低。在甲状腺眼病患者中,替妥尤单抗N01的稳态分布容积(Vss)几何均值(几何变异系数)为7.74L(4.23%)。在甲状腺眼病患者中,替妥尤单抗N01的清除率(CL)几何均值(几何变异系数)为0.273(25.11%)L/天,消除半衰期(t1/2)几何均值(几何变异系数)为22.78(18.08%)天。尚未充分表征替妥尤单抗 N01 的代谢。预计替妥尤单抗 N01 通过蛋白水解进行代谢。 |
|||||||
不良反应 | 患者中发生率≥5%的不良反应有月经不调、月经延迟、高尿酸血症、高血糖症、体重降低、窦性心动过缓、脱发、血肌酐升高、听觉减退、肝酶升高、耳鸣和肌痉挛。 | |||||||
禁忌症 | 对于替妥尤单抗N01或药品成分中任何一种辅料过敏的患者禁用。 | |||||||
注意事项 | ⑴用药过程需要注意输注反应、既存炎症性肠病加重、高血糖症、听觉减退、窦性心动过缓,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⑵怀孕期间禁止使用;建议育龄期女性及伴侣为育龄期女性的男性在开始接受替妥尤单抗N01治疗前、治疗期间和末次给药后6个月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⑶建议患者在接受替妥尤单抗N01治疗期间不要进行哺乳。 ⑷尚未确定替妥尤单抗N01在儿科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⑸在老年患者中使用的临床数据有限。 |
|||||||
药物相互作用 | 尚未对替妥尤单抗 N01 进行正式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因本品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不经细胞色素 P450(CYP)酶或其他药物代谢酶代谢,因此如果合并使用的药物对这些酶具有抑制或诱导作用,预期不会影响本品的药代动力学。 | |||||||
药物过量 | 尚无药物过量相关信息。 | |||||||
输液调配 | ⑴根据患者体重计算每次注射所需替妥尤单抗 N01 的用量(mg)(用量=体重×单位体重剂量,每次注射单位体重剂量见下表),并计算出所需替妥尤单抗N01 注射液的体积V(ml)(V=用量÷50mg/ml)。 ⑵按照以下表格,从250ml无菌生理盐水(0.9% 氯化钠注射液)输液袋中抽取(25+V)ml无菌生理盐水并弃置。然后抽取步骤⑴中计算出的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体积V(ml),一次性转移到生理盐水输液袋中,并记录配制开始的时间。配制终浓度应在2~10mg/ml。 ⑶本品不得冷冻。给药前观察注射用药外观,本品为澄清至微乳光,无色至微黄色液体,无异物。如观察到浑浊、变色或可见颗粒,请勿使用。 ⑷建议稀释后立即使用,如未立即使用,稀释后的输注溶液置于室温不超过4小时,或在2℃~8℃的避光冷藏条件下不超过12小时。放置时间为配制完成开始计时至给药完成。 |
|||||||
给药说明 | 轻轻倒置输液袋混合,确保输液袋中药物的均一性,避免剧烈震荡产生泡沫。使用装有0.2μm~5μm在线过滤器的输液装置进行静脉输液。 | |||||||
用法与用量 | 静脉输注:推荐剂量为首剂10mg/kg,随后以20mg/kg 剂量维持,每3周一次,共8次。 | |||||||
剂型与规格 |
|